Monday, August 16, 2010

徐明:更频繁的天灾中有更多的人祸因素

今年中国各地频繁发生重大地质灾害,据中国国土资源部称,无论是发生的频率、次数还是造成死亡失踪的人数,都是过去十年来最严重的。

中新社引述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副司长陶庆法说,"今年1至7月,全国共发生10人以上死亡失踪的重大地质灾害事件14起,为近10年来最多,共造成379人死亡失踪,已经超过2001年以来任何一年全年度的重大灾害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

这些地质灾害主要是由降雨所诱发,灾区大多是在地形陡峭、沟谷纵横、坡度大、岩石风化破碎的区域,且防范难度很大,大多数地区又是非监测点。

据信中国至少还有16000万个 与甘肃舟曲同属"特大型"或"重大型"级的地质灾害潜藏区。

甘肃省舟曲县8月8日凌晨发生严重泥石流,截至13日下午,遇难人数为1156人,是最近地质灾害中受灾最严重的事故。

另据中国媒体15日报道,四川许多地区连续暴雨,造成多处山洪和泥石流,在5·12汶川大地震中毁坏最严重的德阳市、绵竹市和震中阿坝州汶川县及都江堰龙池镇这次也都是重灾区。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徐明教授接受BBC中文网记者王荣采访时表示,气候变化是造成自然灾害更频繁的一个原因,但不可否认,"人祸"因素增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他说,中国的生态环境已经因为长期破坏而变得非常脆弱。

这种脆弱性体现为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干扰和自然灾害的承受力日益减弱,比如在植被完好的地区连日暴雨或许不会引发山洪和泥石流灾害,或者灾情不会像植被破坏严重地区的那么重大。

他认为,从某种意义讲,人类活动对环境的长期破坏欠的债,现在要偿还了。

世界自然基金会去年委托中科院进行长江流域生态脆弱性调查,徐明是报告的首席作者。

该报告预计今后50年长江流域自然灾害将加剧,增多,而应对的措施应该遵循"无悔"和"顺便"的原则,即环保应体现在一切日常工作和活动中。

徐明表示,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全国各地的生态环境保护。

他说,中国文明历史长,也意味着对环境的索取和破坏时间长,但1958年大跃进和文革期间对原始森林和牧场的大规模破坏尤为严重,起祸害迄今仍未消除。

而1980年代各地为发展经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又出现一个高潮。

比如,"要想富,先修路",而在丛山峻岭里开山筑路,对生态的破坏不仅限于砍伐了树木,还影响到地质结构和山坡地稳定程度,使得强降雨更容易引发山洪和泥石流。

徐明认为,在不可能完全避免开山修路的情况下,能够做的是在规划和施工及今后的维护等各个环节尽量把生态破坏降到最低限度,把生态保护放在重要位置。

当然,在人口巨大,仍处于工业化阶段的中国,要保护生态环境,根本之道是经济转型和改变发展模式。

转载自 BBC http://goo.gl/Asxe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